海南机场,发布!
昨晚,A股上市公司海南机场(600515)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第三季度营业收入9.69亿元,利润-0.63亿元。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80亿元,同比增长6.09%,净利润6435.10万元,同比下降69.77%,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
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529.69亿元,应收账款为11.54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7.31亿元。
表面看,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2.80亿元、同比增长6.09%的答卷尚可,但净利润同比骤降69.77%至6435万元,第三季度单季甚至亏损6300万元,暴露出其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根据海南机场10月15日披露的《9月机场业务生产经营数据快报》显示,2025年1-9月,公司旗下控股及管理输出9家机场总体实现飞机起降架次12.3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925.7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45万吨,同比增长3.74%、4.02%、10.78%。
除此之外,海南机场还公布了第三季度房地产业务的经营数据:
一、房地产储备情况
2025年 7-9月,公司无新增房地产土地储备
二、房地产项目开、竣工情况
2025 年 7-9 月,公司无新开工房地产项目:竣工项目面积 86934.09 平方米。
三、房地产项目销售情况
2025年7-9月,公司房地产项目签约销售面积20.970.09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91.36%:签约销售金额36788.38万元(3.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27%。
四、出租物业情况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出租房地产的建筑面积为502205.78平方米:2025年7-9月公司的租赁收入为11378.40万元(1.13亿元)。
尽管前三季度营收微增,但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因在于成本高企与地产收益退潮。对比2024年同期,公司净利润尚达2.13亿元,而2025年毛利率明显收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41亿元,与净利润严重背离,或因为回款压力和预付成本激增。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0.92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减少31.84%;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13亿元,同比骤降73.05%。
值得注意的是,其房地产业务呈现冰火两重天,三季度销售金额同比猛增116%至3.68亿元,但同期无新增土地储备和新开工项目,竣工面积仅8.69万平方米。这种只卖不建的模式,实为消化历史存量资产,而非持续投入,短期虽可提振现金流,却难掩地产业务收缩的长期趋势。 这也是去地产化所需要承受的。
海南机场与海航的纠葛是其转型的底色。2021年海航集团破产重整前,该公司前身“海航基础”曾是海航旗下基建地产平台,是破产重整前海航集团机场板块的核心上市公司,承担着海口大英山CBD等地产开发业务。
2021年12月底,海航基础破产重整程序执行完毕,重整后,海南国资通过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接手,剥离大部分地产项目并更名“海南机场”,战略重心紧紧围绕机场发展及免税商业发展两大核心业务板块谋篇布局。
目前,海南机场的业务共划分为机场管理、免税与商业、房地产、物业管理、其他等五大块,房地产排到第三位。而在2020年,地产业务还稳居各业务板块之首,并为公司营收贡献了半壁江山,占总收入比重高达62.76%。
海南机场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管理的海南岛内机场群,包括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沙永兴等核心枢纽。2025年受全球航空业复苏波动影响,海南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加之暑运旺季台风天气频发,机场起降量及非航收入承压。
如今,其控股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省99%以上,但历史遗留的地产业务仍像双刃剑,一方面提供过渡期现金流,另一方面拖累市场对其“纯机场运营商”的价值认定。
截至目前,海南已累计开通境外客运航线79条,覆盖全球21个国家、39个境外城市。与2024年相比,国际航线数量增长30%,国际旅客吞吐量提升31%,为建设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临近,机场基建红利,如第五第七航权开放,海南机场未来可期。这要求海南机场在国资主导下,真正蜕变为一家聚焦航空枢纽运营的现代化企业。
注:来源于机坪茶谈
Sites
https://pbc.biaman.pl/dlibra/login?refUrl=aHR0cHM6Ly9raWRzcGxheXRoaW5ncy5ydS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