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关在即,海南自贸港如何开启“十五五”?
“十五五”时期怎样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备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如何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服务我国高水平开放战略布局?如何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突破是什么?这些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正式启动。即将开启的‘十五五’时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全岛封关运作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11月1日,海南省省长刘小明在“中国‘十五五’: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第91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表示,海南将按照国家决策部署,以全岛封关运作为契机,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在12月18日即我国改革开放纪念日这一天,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彰显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特殊地位。”10月31日,在“高水平开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论坛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中央在海南布局建设自由贸易港,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把握未来发展主动的一招“先手棋”。“十五五”时期,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要从全局理解和把握中央的战略意图,使封关运作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充分发挥“重要开放门户”的战略作用,成为连接中国大市场与以东盟为主体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大市场的战略枢纽。
迟福林认为,形成合力既是国家重大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打造“重要开放门户”的首要关键。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依据,在关于核心政策理解、核心政策制度安排等方面形成统一认识,以提升岛内居民的获得感,尽快对“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制度”的“特殊”作出明确规定。
在“高水平开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论坛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前执行主任丽贝卡·玛利亚指出,对亚太地区而言,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区可以成为连接各经济体的强大门户,利用共享的基础设施,协调的系统和协作创新,在全球动荡的时代加强互联互通和供应链的韧性。
推进制度集成创新突破
如何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开放?近日,在海口参加论坛的智库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迟福林建议,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一是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打造我国面向东盟的单边开放新前沿;二是抓紧“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核心政策全面落地;三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依据推进制度集成创新的突破;四是要以用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制定权”构建完善的法治体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曹远征认为,以打造“重要开放门户”为目标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要立足实际,优化营商环境,要不忘初心,推动制度型开放的重要突破,要在服务领域创造新的标准。
“自贸港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连接器,是包容性增长的催化剂,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培育者。”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办公室高级经济学家白兼明说。
“实现高水平开放的突破,要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更加重视边境内规则的创新与协调。这需要以企业诉求为导向,推动制度创新的突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处长陈俊斌说。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局(知识产权局)局长邓光雄认为,自由贸易港(区)要更好发挥区域重要经济增长极作用,并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方面破题发力。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建议,海南自由贸易港要主动服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资本账户开放方面创造有益经验,进一步开展EF账户创新,实现与香港的互动。
“未来5年,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心是稳定推进制度型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红利。”外交部原副部长乐玉成指出,海南全岛封关只是“十五五”制度型开放的“开场锣”,后续还将有一揽子制度工程和众多制度型开放大动作,形成梯次推进的新矩阵,倒逼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海南有望形成区域数字要素流动强磁场
在“高水平开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十五五”期间,海南有望形成区域数字要素流动的强磁场。
“海南自由贸易港要跳出工业化的传统框架,打破发展路径依赖,直接跨越到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时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尚希谈道。
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执行院长郭达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要在引领区域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建立更加稳定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数字经济和蓝色经济等市场对接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赵晋平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纳入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竞争政策和消费者保护等现代议题,海南自由贸易港有条件先行先试。
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驻东盟代表兼高级研究员、马来西亚巴生港自由区原首席执行官翁忠义建议,依托“双15%”政策和开放的数字生态体系,海南有望形成区域数字要素流动的强磁场,吸引数字企业、创新力量与专业人才汇聚。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表示,在越来越碎片化的世界经济中,自由贸易港不仅要在促进商品进出口中发挥重要作用,也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打造数字经济集群。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健生)
END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责编/制作:荆文娜
审核:刘维
政审:蔡若愚
终审:李杨
▼▼▼
多部门共话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
▼▼▼
点击订阅:《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改革报》、《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中国信用》杂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