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峤山 发表于 2025-11-6 04:21:42

三亚:不止椰风海韵,还有红色记忆

近日朋友约我跟他去海南转转,我也有想去海南过冬之意,便和家属来了次说走就走的旅程。因朋友需先到海口处理事务,我们便订了一起飞往海口的机票,原计划待他办完事后我们两家一起去海花岛。后听战友说:过冬还是三亚更适宜——海花岛气温有些低,于是朋友办完事后,我们便搭乘环岛动车直奔三亚。出站后就感受到了两地的温差,三亚气温比海口高出5-6度,虽略感潮热,却远比海口的阴冷舒适得多。

战友得知我们抵达三亚,便打电话给他在三亚工作的儿子,让他陪我们到处转转。周末小伙子特意开车带我们游览了鹿回头、大东海、西岛等附近景区。鹿回头的爱情传说与大东海的碧海沙滩令人心旷神怡,而西岛的渔家风情、海边的微风,尽享天涯海角的浪漫‌——考虑到小伙子还要上班,不愿过多打扰,我们便以要去海棠湾、亚龙湾办事为由,婉拒了他后续要陪我们去其他景点的计划。



饮食与物价的体验也颇为意外。从海口的中午用餐到三亚的晚上用餐,感觉当地物价并非传说中那般“漫天要价”,虽比内地高些,尤其是蔬菜价格比内地更贵,但价格还能接受。服务行业的态度与标准也算规范,岛上渔民的方言也大多能听懂,更令人惊奇的是西岛渔民的拍照水平——他们帮我们拍照时,对背景选择与角度构图说的头头是道,拍出来的照片还真像那么回事。对喜欢拍照打卡的人而言,三亚的风光从不令人失望,碧海蓝天、椰林沙滩,随手一拍皆是椰风海韵风景照。



西岛游玩亮点,当属“西岛女民兵炮班”纪念馆。这里正是20世纪70年代电影《海霞》的重要原型之一,藏着一段人人皆知的红色记忆。1959年8月1日,三亚西岛渔村的八位渔家姑娘——最大的19岁,最小的仅16岁,陈粦梅、陈发妹、苏兰亲、王福花、王乃莲、陈洪柳、陈香兰、苏日农,毅然放下渔网扛起钢枪,组成“八姐妹炮班”,肩负起守护南海前哨的重任。1969年8月1日,八姐妹炮班扩建为“红色娘子军连”,1990年8月1日,正式改名“西岛女子民兵连”。这群模范女民兵曾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与题词,毛主席那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正是她们人生的生动写照,如今,这份爱国爱岛的精神依旧代代传承。



就我的旅行感受,三亚的魅力显而易见:温暖气候、清新的空气与优质的生态,尤其适合北方的老年人过冬。但客观讲这里并不适合长期居住——持续偏高的气温、较大的空气湿度,加之不低的生活成本,难以满足普通人的长久居住。这里既有椰风海韵的风光,也有人间烟火的气息。三亚的美,不仅适合老人过冬也适合短期旅游观光,让你在椰林、海风、沙滩、草地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完)
作者简介:李茂生,原河北定县人,1980—1993年在原广西边防法卡山守备部队服役。参加了1981年5月法卡山作战、1984年4月对越炮战、1985年12月科甲地区作战。共荣立五次三等功,被评为优秀法卡山战士。1993转业定州市政府办,后调公安局交警大队。现为多家协会会员和十多家报刊及公众号平台特邀撰稿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亚:不止椰风海韵,还有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