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封关:中国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的临产时刻
△ 点击关注上方,星标或置顶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福利和财富增值干货
椰风海韵间,一场关乎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格局的深刻变革正在祖国最南端加速孕育。
2025年12月18日,这个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日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7周年纪念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这标志着经过7年探索建设的海南自贸港,将从“蓝图规划”迈向全面实战阶段。
自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来,这片3.54万平方公里的热土,正在成为中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01
七年磨一剑
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
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赴海南听取工作汇报,强调要“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所谓“封关”,是指将海南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政策制度。
“一线放开”意味着海南与全球之间的贸易将更加自由便利;“二线管住”则指海南与内地之间设立监管环节,防止大量“零关税”进口货物直接流入内地。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比封关前提高近53个百分点。这种制度设计使海南既能高度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又能与内地市场保持有序联通。
压力测试是封关前的重要准备工作。海口海关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多轮演练,包括“零关税”政策单项模拟测试、“二线口岸”全要素实战化演练等,以确保封关后监管流程的顺畅运行。
02
自贸港政策体系
“4321”框架支撑高水平开放
海南自贸港已初步形成 “4321”政策制度体系。“4”指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四类要素进出更加便利;“3”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大领域加快开放;“2”指企业和个人税收优惠力度持续加大;“1”指以海南自贸港法为基础的法治保障不断完善。
在税收政策方面,海南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特殊税制安排。对注册在海南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海南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截至2025年9月,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项下,海关监管累计内销货值约110.8亿元,免关税8.6亿元。今年累计内销货值43.2亿元,享惠企业涉及10个行业类别、44种货品场景。
金融创新是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支撑。EF账户(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自2024年5月上线以来,已完成跨境资金结算超1700亿元,覆盖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日升燃料(海南)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秋怡表示:“在EF账户体系下,企业跨境资金结算效率明显提高,节省了财务成本。”
离岛免税政策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政策之一,不断优化升级。2024年,海关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309.4亿元,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离岛免税“即购即提”“担保即提”政策实施两周年,购物总金额超过70亿元。
03
产业蝶变
从房地产依赖到现代产业体系重构
七年来,海南坚决摆脱房地产依赖症,重塑经济版图。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比五年前提升13.7个百分点,达67%。
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2024年海南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超400家,实现营收约2000亿元,营收规模是2022年的1.7倍。中国电信海南(海口)国际信息园、中国移动海南国际数据中心、陵水海底数据中心等一批算力设施陆续建成投用。
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两大未来产业在海南独具优势。位于三亚的崖州湾科技城,作为海南自贸港科创高地,大力培育发展生命科学、深海等未来产业。这里打造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曾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创造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文昌国际航天城则依托海南的低纬度优势,构建涵盖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的完整产业链,已吸引集聚航天类企业700多家。海南地处低纬度,进行航天发射可以节省燃料,同型号火箭的发射运载能力可提升10%至15%。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方面,海南南繁种业产值已突破180亿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自2018年4月建设以来,累计引进各类优良动植物种质资源940批次、460余个品种,价值11.8亿元人民币。
04
区域格局
“三极一带一区”差异化发展
海南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理念,构建“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海口经济圈致力于建设自贸港核心引领区;三亚经济圈打造国际旅游胜地、自贸港科创高地;儋洋经济圈创建自贸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这“三极”占海南经济总量近八成。
儋州洋浦区域表现亮眼。2024年上半年,儋州洋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644亿元,进出口规模位居海南第一。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样板间,洋浦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直接面向东盟自由贸易区。
海南还积极加强区域合作联动。海南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认可香港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明确,海南将对香港医护、建筑师、律师等45项执业资格予以单向认可。
2018年4月以来,香港在海南新设港资企业3470家,占全省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42.4%;实际使用港资882.6亿美元。海南还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加强同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合作。
05
封关前景
全球超级枢纽的机遇与挑战
封关运作后,海南将成为连接国际市场与内地生产消费的“超级枢纽”。海南自贸港将建设“两个总部基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
过去5年,海南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4.6%,累计突破千亿元。经济外向度提高至35%,比2019年高出近一倍。
EF账户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从跨境贸易结算到境外放款,从外汇买卖到贸易融资,覆盖企业跨境金融链条多元场景。海南还将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航运制度,加快“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建设,积极开放第七航权。
未来挑战依然存在。需要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应对“二线”口岸和海域反走私监管压力;持续加大压力测试强度,做好高水平开放条件下的安全风险预警;切实推进税制配套改革,确保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会会长李世杰指出:“封关不是要封闭,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开放。封关运作后的海南,有利于高标准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和制度体系,真正推动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资源、人才集聚海南。”
06
结语
随着封关时日临近,海南自贸港的“磁场效应”日益明显。明阳集团等企业已将海南作为走向国际化的平台,考虑将海南作为货物中转的重要枢纽。复星国际联席董事长汪群斌感叹:“海南是一片创业的热土。”
从博鳌乐城的国际创新药械展,到三亚崖州湾的深海科技,再到文昌的航天发射场,海南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这块热土,将不仅是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更将成为全球共享的机遇之地。
- End -
往期精选
软银清仓英伟达的背后:AI投资战略转向与泡沫担忧
太空深渊升起“绿色算力”的灯塔
湾区共此时:当全运会写下“融合”的生动注脚
免责声明:本文的信息、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内容观点不代表浦领财富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 预约您的专属理财师了解更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