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将老乡称为suukee

English คนไทย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文昌中学校长吴志军在儒学传承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研讨会上的致辞

[复制链接]
查看39793 | 回复0 | 1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儒学传承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研讨会上的致辞

海南省文昌中学校长吴志军

2025年11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在海南自贸港即将封关运作、向世界敞开更宽大门的关键节点,在我校迎来117周年校庆的重要时刻,我们有幸承办由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会、文昌市孔子学会共同主办的“儒学传承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研讨会”,这既是对我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赋予我们的一份珍贵学习机遇。首先,我谨代表文昌中学全体师生,向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位嘉宾和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追根溯源,文昌中学的前身为建于1595年(明朝万历乙未年)的“玉阳书院”,1731年(清朝雍正九年)更名为“至公书院”,1804年(清朝嘉庆年)改名为“蔚文书院”。书院时期,跨越明、清两个朝代,造就了16名进士,107位文举人、30位武举人,培育生员万余人。随后,文昌的有识之士高瞻远瞩,敢为人先,于1904年把“蔚文书院”改为“蔚文高等小学堂”,1908年创办了“文昌县立中学校”,简称“文昌中学”。

作为一所承载着百年文脉的学校,文昌中学始终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学生品格的深厚土壤,更是培育自贸港建设者的精神养分。近年来,我们将儒学传承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确立了“崇德修身、博文笃行”的文化育人理念,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在课程建设上,我们打造了“儒学+学科”的融合体系。除开设《“九乡”文昌》《论语选读》《中华传统美德》等校本课程外,还推动儒学思想与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深度融合,在语文课中开展“儒家经典诵读展演”,在历史课中探究“儒学与海南本土文化交融史”,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这些举措换来了喜人的育人成效:我校学生多次在海南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获得佳绩,2025年两名学生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海南赛区和全国总决赛)活动中获得中学组一等奖。更有多名学生凭借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各类升学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理念已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自觉,校园里互助友爱、文明有礼的氛围日益浓厚。

自贸港建设需要兼具文化底蕴与开放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这与我校的素质教育理念高度契合。我们始终秉持开放胸襟,既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又积极对接自贸港发展需求,开设“自贸港文化通识”课程,组织学生走进自贸港重点项目现场研学,让学生在传承传统中拥抱时代。

此次研讨会在我校举办,为我们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吸收借鉴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进一步完善文化育人体系:一是打造“儒学与自贸港精神”特色课程,挖掘儒家文化中的开放、创新元素;二是深化与研究会、学会等文化团体的合作,共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三是开展“自贸港小使者”培育计划,让学生带着传统文化自信走向世界。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文字来源: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会


往期精彩回顾

1、在文昌中学遇见谢忠先生2、乡愁:文昌华侨文化的一些随想
3、祖籍海南文昌的东南亚政界名人4、《玉阳流韵》(吴亚利著)首发式在文昌中学举行5、祖籍海南文昌的大学校长们6、八十年代文中校长、名师速写之一:邹福如校长7、张云逸大将和他身边的几位文昌人8、文昌教育路文中路,学生时代的美食回忆9、吴亚利:在文昌中学《玉阳流韵》首发式上的发言稿10、文昌乡村喜宴,总是让人有一种期待之情……11、从文昌中学考取清华、北大的同学名录说起12、马来亚的风,在清澜高隆湾上岸,椰林深处的华侨老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1

主题

0

回帖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