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海 发表于 2025-8-22 05:32:23

文昌walk,哈工大把课堂搬到发射现场!





“太震撼了!”

“为我是哈工大人而自豪”

3月18日至3月21日

由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

辅导员、学生党员骨干

本硕博学生代表等41人组成的

哈工大

“志在航天 争做时代先锋”思政实践团

前往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

见证卫星闪耀苍穹的时刻

并开展实景大思政课

引导学子们仰望浩瀚星空

逐梦星辰大海









卫星观礼

3月20日8时31分28秒

“天都一号”“天都二号”

通导技术试验星

伴随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

搭乘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哈工大师生现场观礼

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

尾部喷着辉煌的火焰直入云天

现场强烈而震撼的轰鸣

令人心潮澎湃

激发起哈工大学子们

投身国家战略发展的豪情壮志













实践团成员说



点击视频听学子说

https://mmbiz.qpic.cn/mmbiz_svg/USH8Nb3Hz5RgZxoTHItyWcr49icZMkNHA5sYylZXK7upn1UBj0dgje7P5Sq8eEBXPJtxWetXZC6fN6nwvYXvUSWkqRE65Dd5u/640?wx_fmt=svg&from=appmsg

刚刚见证了学校自主研制的“天都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让我更加激动的是,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见到了我们的杰出校友——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与宋总师面对面交流让我深有感触,深刻体会到哈工大人艰苦奋斗、为国铸重器的精神。未来,我将向优秀学长看齐,在我的专业领域为国家作出贡献。

——未来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夏睿翔

在轰鸣声与火光的交杂中,火箭搭载着“鹊桥二号”中继星冲向太空,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在这个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在这个见证过一次又一次中国航天事业腾飞的地方,我体会到了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卓绝、勇攀高峰的家国情怀。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哈工大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我会践行“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以浩气问天,以功夫铸器,力争在苍穹之上回答航天第一校的“尖兵”使命。

——基础学部2023级本科生苑芮宁

刚刚看了长征八号的发射,火箭的轰鸣声简直是响彻云霄、惊天动地,我此刻是无比激动和震撼的,作为航天学院的学生,我强烈地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研制团队的一员,为打造大国重器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作为哈工大航天馆的讲解员,这次经历大大丰富了我的见识与知识,让我以后能够更好地为游客们讲解航天故事,科普航天知识,传播航天精神。

——航天学院2022级本科生古龙

随着火箭升空,我内心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也愈发强烈。作为哈工大问天舱机械臂团队的硕士生,我将向师长看齐、向优秀航天人对标,以实际行动践行航天精神、锤炼专业本领,以机器人技术助力航天强国建设,努力成长为工程巨匠。

——机电学院2023级硕士生张佳钰

站在文昌发射场,看着火箭升空,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和自豪。今年9月份,我将到航天院所继续从事我所热爱的研究和攻关。焊接和火箭密不可分,我深知自己所学专业对于国家航天事业的重要意义,我期待着将所学的焊接知识应用于实际,为航天器制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威海校区2020级本科生赵嘉昕

今天有幸来到海南文昌观礼卫星发射,我感到非常地激动。我为身处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感到荣幸,为自己是哈工大人而感到自豪。观礼结束后,我将把这份感受带回学校带给我身边的老师同学。未来,我将传承和弘扬哈工大的优良传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强国建设贡献哈工大智慧与力量。

——深圳校区2019级博士生王思强



现场观礼卫星发射

不仅是让学生

近距离接触“大国重器”

更是引领学生

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

学校持续深化“大思政”工作格局

打造“实景大思政课”

邀请校外顶级专家

知名校友在实景地与学生们分享交流

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社会的大课堂

让学子们增长见识、打开视野

在震撼实景的熏陶下

树立航天报国的梦想

https://mmbiz.qpic.cn/mmbiz_svg/USH8Nb3Hz5RgZxoTHItyWTXKzsQmVtzUeHTR00o3iaY2AbTkkFdz1WFJ5j0SEuzMRibZvgNEVyVSWEbW3cIauycQGiahbIzOYcO/640?wx_fmt=svg&from=appmsg



实景大思政课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

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3月19日上午

在高耸的塔架下

别开生面的“实景大思政课”徐徐展开

学子们围绕在几位老师身边

一同聆听老师们对航天精神和航天知识的诠释

马克思主义学院佟宇佳老师

从中国航天事业的三道“谜”

引申到载人航天精神

讲到动情处,有学生湿了眼眶





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电气学院齐超教授

从请同学们观察现场电路开始

讲述中国电力的发展与成就

并为同学们留下了思考题:

你来到哈工大要做什么?

离开哈工大的时候会什么?

今后为国家社会能贡献什么?





能源学院航空航天热物理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龙江学者青年学者

航空航天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赵军明教授

以东方红一号为开端

结合哈工大航空航天热物理研究所

几位老师勇挑重担,敢啃硬骨头的故事

为学生们生动诠释了航天精神的代代传承



两位即将毕业进入航天院所工作的博士生感触颇深。

能源学院2020级博士生徐德宇是赵军明老师的学生,他说:“我在哈工大的十年间,老师们总是教导我们立足中国航天思考问题,这塑造了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今天赵老师在发射现场的讲述更坚定了我投身航天的决心。毕业后,我将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代言人。”

“站在发射场,被中国航天事业壮丽场景震撼外,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自豪和敬佩。也许,在别人看来这种工作环境有点艰苦,但我有信仰,再苦再累都能坚持。我会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以创新和实践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航天学院2020级博士生尹立远坚定地表示。

看着同学们争先恐后表示立志投身航天,思政实践团带队老师、辅导员依尔凡江·吾斯满深有感触:“实景大思政课上,同学们亲眼见到了投身航天事业的哈工大人,心灵受到了强烈的触动,心中埋下了航天精神的种子。我与同学们‘同上一堂课’,对哈工大与中国航天同频共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会把这些体会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我是一名大一学生

想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我的梦想

我在本科阶段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未来航天领域如何引入更多的智能技术?

AI如何助力航天事业发展?”

“如何保障卫星在太空的能源安全?”

……

3月19日下午,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首席专家高军教授与实践团展开交流,从航天发展的三座里程碑到载人航天精神,从卫星的组成和发射到航天育种、打造太空经济产业体系……高军与学子们畅谈近3个小时,学子们意犹未尽。





























航天学院李传江教授分享的哈工大与人造卫星的故事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学生们认真记笔记,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感悟良多。

“竟然在发射现场遇到了高中母校的校长!”

此次

受哈工大邀请现场观礼发射的

还有来自全国的重点中学的校长

和地方党政机关、建筑

先进制造、信息通讯等行业的重点用人单位代表

威海校区2020级本科生赵嘉昕

怎么也没想到会在发射现场

见到自己的高中校长

他高中毕业于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将到航天院所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听了他四年来个人成长的汇报

王校长对哈工大思政教育的方式十分认可

不断嘱咐他:“常回校向学弟学妹分享经验

帮更多有志于航天的学生梦想成真。”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招生-培养-科研-就业一体化”改革,3月20日,哈工大在文昌举办哈工大2024年大中衔接思政实践见学研讨会,邀请来自全国多省份的校长及代表近50人,共话大中衔接思政研修实践,共谋新高考改革下高校与中学人才培养更好衔接。同日,哈工大2024年就业育人研讨会也在文昌召开。来自地方党政机关、建筑、先进制造、信息通讯等行业的重点用人单位受邀参加,进一步推进政校企多领域协同合作,探索杰出人才的培养及成长规律,不断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构建卓越导向的就业育人新生态,持续为服务强国战略提供充足的战略支撑和人才保障。



实践团一行还参观了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沉浸式体验火箭发射和卫星升空,身临其境享受艺术藏品的视觉盛宴;参观了张云逸将军纪念馆,探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参观文昌航天超算中心





参观张云逸将军纪念馆



赓续航天精神

谱写奋斗青春

心有翼,自飞天际

梦无边,当征星辰

在中国航天星辰大海中

哈工大学子将继续以勃发之气

巡天探宇,叩问苍穹!



文字 | 马晓雪 张又元 吴富锦

图片 | 奎啟昕 吴富锦

视频 | 张又元 罗溥新 奎啟昕

鸣谢丨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场

责任编辑丨 梁英爽

审核 | 宋玲 李守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昌walk,哈工大把课堂搬到发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