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临时仲裁宣讲讲座在江东法务区成功举办,助力企业破解跨境争议难题
9月10日下午,由海口江东新区、海南省司法厅与海南省仲裁协会联合主办的“海南自贸港临时仲裁制度优势和实务指引”专题宣讲讲座,在海口江东法务区圆满落幕。众多仲裁领域专家及企业代表齐聚现场,共探自贸港临时仲裁制度如何为商事纠纷解决赋能。本次讲座由海南省仲裁协会会长刘道俊主讲。他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为切入点,系统解读了自贸港临时仲裁制度集成创新优势——作为对标国际最高通行标准、最高开放水平规则的仲裁制度,其突破传统模式,赋予当事人充分的意思自治权,可自主约定仲裁员、程序规则及审理方式等,极大提升争议解决灵活性。
刘道俊会长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的核心创新点,通过对比数据与实例,对比临时仲裁与诉讼、境外仲裁的成本和效率区别,生动展现了临时仲裁制度的核心优势:相较于诉讼和境外机构仲裁,其平均审理周期更短、费用更经济,且兼具保密性强、专家裁决精准、裁决在《纽约公约》172成员国可执行等特点。现场分享的海南首宗涉外临时仲裁纠纷解决案例,更让企业直观感受到海南临时仲裁制度集成创新在跨境贸易、国际航运等涉外商事领域的实用价值。
讲座设置的“实操指引”环节备受关注。协会宣讲团现场发放《临时仲裁条款示范文本》等指导材料,针对企业关心的“合同条款如何约定仲裁地”“如何选定临时仲裁员”“裁决境外执行流程”等问题提供“一对一”咨询。参与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讲座解开了“临时仲裁流程复杂”“效力无保障”等认知误区,未来将考虑在涉外合同中约定海南临时仲裁。
下一步,海南省仲裁协会将持续联合各单位、各重点园区开展巡讲活动,推动临时仲裁制度深入企业、服务实践,为海南自贸港打造稳定、可预期的国际商事争议多元争议解决环境注入更多动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