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封关进入倒计时:10大口岸验收完成,监管体系全面就位
搜一搜🔍:隐元正道 即可关注及时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11月18日,海口海关专题通报会释放的重磅信号,让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关长高瑞峰宣布的“软硬件条件全部就绪、监管制度体系构建完成、10个‘二线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这座岛屿向“境内关外”特殊经济区域的转型迈出决定性一步,2025年12月18日的正式封关日期——较原计划提前近半年。
所谓“封关”,并非物理隔绝,而是将海南岛全域打造为独立海关监管区,实行全球罕见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体系。
这一创新框架精准勾勒出自贸港的开放逻辑:
“一线”(国境线):对境外货物免征关税,仅实施必要检疫,让全球资源便捷流入;
“二线”(海南与内地间):对进岛货物视同进口征税,筑牢政策套利的防火墙;
岛内自由:岛内则实现企业自由经营、货物自由流动,彻底免除增值税与消费税负担,为市场活力松绑赋能。
这套政策体系既打破了传统监管的束缚,又构建了可控的风险边界,成为海南自贸港的核心制度优势。
从蓝图到现实,海南的封关筹备实现了从制度到设施的全维度突破。
高瑞峰关长在会上披露了封关准备的六大关键进展:
1. 硬件全面升级:全岛智能卡口、查验平台、信息化系统完成部署,监管效能提升300%;
2. 制度创新落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企业所得税优惠等150余项政策形成闭环;
3. 压力测试深化: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模拟演练,覆盖离岛免税、加工增值等核心场景;
4. 风险防控加固:建立"智慧风控大脑",整合海关、税务、外汇等23类数据源实时预警;
5. 协同机制贯通:省级层面成立封关运作指挥部,实现跨部门指令秒级响应;
6. 人才梯队成型:组建2000人专业监管团队,其中30%具备国际认证资质。
值得关注的是,10个"二线口岸"已于近期集体通过国家级验收,包括洋浦港、海口新海港等战略枢纽。
这些口岸配备的智能集装箱检查系统可在8秒内完成整车扫描,通关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倍。
制度保障的系统性构建,让封关运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海关总署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监管办法》等5项核心配套制度,涵盖加工增值免关税、“径予放行”管理等关键领域;
海口海关进一步细化制定12项关级配套制度,针对“零关税”货物监管、“分批出岛、集中申报”便利化措施等作出具体规范,形成了上下衔接、全面覆盖的制度体系,为贸易投资自由化提供了坚实的规则支撑。
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的评价道出了海南封关的全球意义:“这将创造全球最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样板,其‘电子围网’‘低干预监管’等创新实践可能重塑国际贸易规则。”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全岛封关运作不仅是区域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它将通过制度型开放的深度探索,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集聚,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不到1个月时间了,2025年12月18日的脚步日益临近,海南自贸港正以冲刺姿态迎接封关时刻。这场关乎开放格局的重大实践,终将书写出中国扩大开放的新篇章,为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加好友互助入群
感谢您的到来!欢迎留言区留下足迹👣:
点开下面的合集名称快速观看更多内容:
#经济#时势#反腐
#自媒体经营策略技巧
#自然#生活#娱乐#技艺
#道家文化#修行#人物
#我的道家养生
#音乐#乐器#影视剧评#诗词歌评
#视频#观光#诗词歌赋
#历史#地理#地缘政治
#观光#音乐#视频
#图文#GIF动图#漫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