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类别
|
核心内容
|
主要受益对象/领域
|
税收政策
|
零关税
|
“一线”进口征税目录外货物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
符合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
|
低企业所得税
|
注册在海南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鼓励类产业企业
|
低个人所得税
|
在海南工作的高端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
高端紧缺人才:年收入≥30万或在海南居住≥183天
|
加工增值免关税
|
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含进口料件在海南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
|
在海南进行实质性加工的企业
|
贸易与投资自由便利
|
“一线”放开
|
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
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非禁止限制类商品可自由进出
|
进出口企业
|
“二线”管住
|
设置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实施监管;“零关税”货物进入内地需按进口料件补缴税款
|
确保内地与海南的贸易秩序
|
外商投资
|
实施全国*最短的负面清单(27条),开放第七航权(超过香港、新加坡)
|
外商投资企业
|
资金、人员、数据流动便利
|
跨境资金流动
|
构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开展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
|
企业及金融机构
|
人员进出自由便利
|
59国人员免签入境政策(实际已扩展至85国),优化高端紧缺人才183天居住认定(合理离岛时间计入,实际在琼不低于90天)
|
外籍商务人士、游客、高端紧缺人才
|
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
2025年将发布数据出境负面清单,聚焦五大领域场景化管理;取消增值电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
|
数字经济、跨境电商、国际通信服务等
|
产业政策
|
现代产业体系
|
重点发展“4+3+3”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三大未来产业(南繁种业、深海科技、商业航天)、三篇境外消费回流文章(高端购物、医疗、教育)
|
相关产业企业、园区
|
园区载体
|
11个重点园区错位发展(如洋浦经济开发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文昌国际航天城等)
|
为企业提供集聚发展平台
|